历时四天 百余场演讲7月15日 首届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教育教学年会落幕 小编整理了陆云泉校长在年会上的精彩观点 大家也来一起了解下
↓↓↓
本期嘉宾 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总校校长陆云泉
智慧与人文并举是未来教育的新模式 科技的进步为社会带来了便利,也为教育提供了极大助益,推动着教育的深刻变革。 在未来教育中,人工智能可以让教师从批改作业、考试阅卷等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,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教学创新中;可以为学生提供全面的个性化学习方案,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;可以让教与学两者更紧密结合,形成人机共生的学习环境。与此同时,先进的信息技术还可以对教学的六个环节(备课、上课、作业、辅导、评测、反思)进行重构,即时把握学生和教师的动态,精准分析教师的教学成果与学生的学习成果。 陆云泉强调,在人工智能的大背景下,“事实上,人工智能为学生们提供了更便利的自主学习条件,这是鞭策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,提升自我的良好契机。教师与人工智能相辅相成,智慧与人文并举才是未来教育的新模式。” 教育所有的目标指向都是人的发展,所以“人工智能+教育”的核心是人。我们讲的人在我们的学校里面就是教师和学生,他们是同等重要的人。教师发展了,学校才能发展,学校发展了,学生才能更好地成长和发展。陆云泉说,合理利用科学技术,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,将智能与人文关怀、精神引领相结合,才能让学校教育良性发展下去,让学生更好地成长。
“生态•智慧”没有既定不变的模式,只有以人为本的观念 到底什么是“生态•智慧”?其实,不见得一定要得到一个什么东西,对于“生态•智慧”,也可以有不同的解读,但要是一个终极目标,要面向学生,以学生为中心,关注学生的生命、生活和生长,关注“全人”的教育,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成长和发展。 真正好的教育就是要形成一个好的教育生态。因为我们的学生是不同的,所以要思考怎么去针对不同学生的群体,提出好的解决方案。“生态•智慧”教育应该是尊重多样性的,是高度强调以个体生命尊严为基础、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。它本身是开放的概念,没有既定不变的模式,只有“以人为本”的观念。
好学校是未来“全人”教育的保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,教育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。未来社会需要更加全面发展的人才,这对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。 “人”字的一撇一捺分别象征着人的“德”(德性)和“才”(智性),两者同样重要,构成学校教育的完美整体,也就是所谓的“全人”教育。而实现“全人”教育,就是让学生“成人”,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“五育”并举。 “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生命、生活、生长,在课程构建中真正融入‘4个H’。”陆云泉表示,“要关注学生的头脑(Head),培养他的思考能力、批判思维、学习能力、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;关注学生的心灵(Heart),让他学会关爱别人、懂得合作包容、学会冲突处理;关注学生的双手(Hands),给他实践探究、劳动给予的能力;最后还要关注学生的健康(Health),提高他生存和做人的能力。” “‘全人’教育势在必行,而好学校是‘全人’教育的保障。”陆云泉说。关于“好学校”的定义,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。“无论何时何地,一所好学校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让人民满意,”陆云泉强调,“在好的学校里,教师可以幸福发展,学生可以快乐学习,教师和学生可以在平等中建立爱和理解。他们的心里写满了‘好’字,学校才是真的好。” 关于如何建设适应未来教育的理想学校,陆云泉在演讲中强调,要从“三个转向”开始,即:关注对象由“抽象”转向“具体”,培养目标由“显性”转向“隐性”,关注目标由“成绩”转向“成长”。学生需要的不再单单只是课本中的知识,德育、美育、体育等都是学校需要重视的方面。 陆云泉认为,好学校还必须有学生喜欢的课堂。“未来教育需要的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课堂,更应该是素质的课堂,是生命成长的课堂。”陆云泉说,“学生们应该在课堂中树立自己的理想与抱负,收获阳光与自信,学会如何做人做事……这些核心素养才是他们的宝贵财富。” 在陆云泉的心目中,好学校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组织系统,可以建立与真实世界的联系,可以充分利用外部社会资源开展教育。“未来学校将会重新构建学习路径,让学习从书本走向世界,把整个社会变成学生成长的大课堂。”他说。 教育没有万能钥匙,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。因此,陆云泉认为,好学校还应该是一个百花齐放的花园。“自然生态的美源于物种差异,而良好的教育生态,也应该包容构成这一生态的每一个不同的孩子。”他说,“尊重、接纳、因材施教,才能让教育良性、可持续地发展下去。” “名校首先要是百姓认可的好学校。”陆云泉说,“我们要真正用‘心’做教育,要让我们的学校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和体现价值的温馨家园、成为学生生命成长和自主求知的快乐天地。” 未来教育中教师队伍仍是支柱 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,教师队伍始终是教育中的重要一环。为了迎接未来教育的变革,教师队伍必须完善和丰富自身素养。“当学习发生了变化,学生发生了变化,老师还不变,还自以为是知识的分发者的话,我们真的会被淘汰。” “未来学校的发展关键并不是建大楼和添置信息技术装备,也不是人工智能为教师职业带来的挑战,而是教师本身的发展。”“教师发展仍然是不可松懈的重中之重。” 陆云泉说,未来教育需要的教师是杰出的课程管理者,是人文底蕴和科学修养并重的传道者,是持有先进教育观和正确人生观的解惑者。“教师的使命不仅仅是教书,教师的德行修养、境界提升、精神塑造同样是教师应有的人生追求。” 新时代的教师需要具备“四有教师、四个引路人、四个相统一”的基本素质。其中,“四有”是指:有理想信念,有道德情操,有扎实学识,有仁爱之心;“四个引路人”是指: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,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,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,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;“四个相统一”是指: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,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,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,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。 更高的标准意味着更高的要求,高水平的队伍需要优秀文化的引领和坚实的制度保障。“在一零一中,我们的教师发展要有家国情怀、要追求卓越、要师生共赢、要扎实做事、要跨界融合,分别对应着一零一中教师发展的文化基因:担当、进取、发展、实干、创新。”陆云泉表示,“我们会重点完善绩效激励机制、重视绩效考核、拉开差距、重视‘成果’、强化教师‘岗位意识’,激励更多教学实绩突出的教师。”
2019年5月7日 海淀区教委第8次办公会议决定 成立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 将石油附小、西苑小学、石油附中、矿大附中纳入集团 由此,一零一中教育集团的成员学校实现了“K12”的全年龄段覆盖 标志着有着七十余年历史的一零一中学开启了集团化办学的新篇章
陆云泉认为,集团化管理意味着在资源、管理、课程、品牌等各方面共融共生。集团要在资源配置、管理机制、师资调配、教师培训、质量评价、学生培养六个维度实现集团“一体化”,最终实现管理互通、资源共享、文化共融、品牌共生、课程互授、发展共进。 做大事要有大格局。陆云泉认为,教育集团首先要建立现代学校集团化管理制度,以建立集团学校章程、优化集团组织架构、强化集团意识认同三方面为抓手,设立学校发展中心、教师发展中心、学生发展中心、课程教学中心、国际教育中心、课程保障中心6个行政管理部门,全方位管理学校的各方面事务。 陆云泉表示,“对于集团各校区和成员校的发展,我们要用一流的教育理念、一流的教师队伍、一流的课程教学、一流的环境设施、一流的管理水平、一流的教育质量,把一零一中教育集团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的国际一流基础教育名校。” |